出现无法播放或卡顿可切换其他线路观看

芒果视频

剧情简介

1969年在江西,邓小平同志坚持在新建县拖拉机修理厂工作,同时照顾瘫痪在床的大儿子。每天,他沿着工友们整理出的一条小路,从他的住所“将军楼”走到工厂。这条小路他走了三年多,被后人称为“小平小路”。1月12日,由编剧王兴东时隔15年创作,导演雷献禾执导,演员路岐联合执导,路岐、回宇主演的大型革命电影《邓小平之路》在政协礼堂举行了专场放映。银幕上行走在小路上的风雨无阻的身影,再次向观众展现了一代伟人与家国情怀捆绑在一起的风采。电影《邓小平小道》讲述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在江西南昌市郊新建县拖拉机修理厂工作三年零四个月的故事。小平同志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但他仍然惦记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如影片所揭示的那样,一条乡间小路延伸出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这也是电影《邓小平小道》名字的由来。作为一部以革命为主题的电影,《邓小平小径》有着轻松的叙事节奏和生动的视听语言。例如,在电影的开头,它直接进入了故事的主线。在几场激烈的冲突后,镜头落在了邓小平身上,他平静地打磨着零件,像一颗棋子一样超然。这也是影片聚焦的一大主题——展现伟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此外,与许多风格化的伟人形象不同,这部电影的人物塑造没有陷入“写尽所有事迹和关系”的模式。一条被竹林掩映的小路,将“将军楼”里的家庭场景与工厂里的劳动画面连接起来,就像电影用“大家”和“小家”两个维度填充人物一样,将人民公仆和慈爱父亲的形象缝合在一起。在影片中,“邓小平”不怎么说话,但他们大多都很安静平和。就在离开前,当大儿子再次翻身擦背时,儿子递给父亲一个自己做的挠痒痒手抓背。镜头转向转身的父亲。邓小平仍然微笑着鼓励他的儿子,眼里含着泪水,嘴里咕哝着。本片编剧王兴东提倡“剧本是用脚写的,必须在生活中深入观察”。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他早在2004年就开始创作剧本,并前往江西陆军学院、新建的拖拉机修理厂、邓小平客厅、将军楼、邓小平同志故居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影片中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是他从采访中收集到的。例如,扣除工资后,“邓小平”在小院子里开垦土地,引水灌溉,甚至自己施肥以节省蔬菜费用。这一真实细节在影片中有着轻松幽默的呈现,也展现了一代伟人身处逆境却不改初心的乐观精神。这部电影的主演(兼联合导演)齐鲁在不同时期扮演邓小平超过60次,他承认这一次他真正进入了邓小平的内心世界。“影片中展示的三年多时间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和老党员的思想境界——在逆境中仍然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仍然要做群众的模范,仍然把党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在电影中,我们用了很多细节来描述这个角色。在电影中,他向父母和家人展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共产党人形象。我非常感谢编剧。他写完我才能表演。”陆萍说。除了主角的立体丰满之外,主角周围的几个角色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新建县拖拉机修理厂的厂长、周围的家庭和军官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轨迹。他们与主角感情的升华或转化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伟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辉。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龙新民观看影片后,充分肯定了影片的深远教育意义:“观看电影《邓小平小道》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我认为这部电影一定会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党的历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党的伟大精神。它将发挥非常好的作用。”【/br/]

猜你喜欢

百度地图-头条地图-神马地图-搜狗地图-360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4